2024年4月23号,《金融时报》对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采访中,有这样的一段话:
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,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。《<金融时报>4月23号报道》
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很大概率是一个坏消息。接下来我们写一系列的小文章来说明这个事实。但也只是粗犷地描述,因为技术上的细节我实在是不懂。
今天我们首先来说经济是如何发展的。
经济的发展纯靠资本积累,而资本就是储蓄。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,比如P每天需要10个苹果才能生存,且P每天也只能收集到10个苹果。如果P不进行资本积累的动作,每天都这样生活,那么他的生活永远会是这样贫瘠。
如果他进行资本积累,比如饿半天省下来5个苹果。如此,5天之后,他会多出25个苹果。这25个苹果就是他的储蓄(资本)了。那么在接下来的2.5~5天内,他可以进行其他活动。
他可以收集材料制作鞋子加快他的行进速度,他也可以制作一个袋子增加每天能够收集到的苹果数量,总而言之,在这5天内,他的生产效率提升了。
这样,他以后每天可以收集到15个苹果,如此一来,他每天除了生存之外就有5个苹果的结余,也就是说他拥有了储蓄。这些储蓄可以让他去做更多的事情,也许是搭建庇护所,又或者是跟其他人交换物品。
对P来说,他可以一直重复的过程是,储蓄,拥有资本,拿这些资本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,生产效率提高,拥有更多的储蓄,更多的资本,提高生产效率…
事实上,整个经济也是这样发展的。
经济并不是消费带动的,如果像P一开始一样吃掉10个苹果,那是不可能去做别的事情的。普遍的观点认为,国民不消费,那么经济就没有办法运转,这实际上是荒谬的。
首先,刺激消费纯属无稽之谈,即便是当下,人们抱怨最多的也是钱不够花。没有人不乐意消费,人们不消费的唯一原因是生产力不够,而不是没有欲望,就比如爱好读书的人,他可以去图书馆借书,他也可以自己买纸质书,他还可以买很贵的墨水瓶阅读器来阅读,他还可以去高档书店阅读。
人们有很多的爱好,比如王者荣耀一个皮肤几百块钱就直接充了,这些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刺激消费。如果想刺激消费,直接规定人们存款过了一定时间就会清0不就行了吗。
一直花钱,一直把资本消费掉,是不会提高生产力的。在宏观经济中,人们倾向于东西卖不出去经济就运转不起来的。假设,是这种情况,比如经济中人们的消费欲望很低。
因此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不行的,很多行业会衰败。而事实上,这很ok,衰败的行业证明人们没有这个需求,价格降低,没有资源会流向这个行业。如果强行扶持,到最后也是烂尾,除非财政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。
这样只会让资源错配得更加离谱。在不需要承担代价的情况下,坚持一个错误是很容易的。
那些经济学家没有注意到,一些行业衰败,可能换来的,是另一些看不见的行业的兴起。比如人们进行了足够长时间的资本积累,可能有某些新的行业兴起,满足了人们的真正的需求,比如海底历险等等。
但是这些新兴的行业,在没有冒出水面的时候就给掐掉了,因为经济学家认为需要消费,消费!使劲花钱,生活会变好。这怎么可能呢。
然而,储蓄之后,进行投资并不一定是没有风险的。比如P,也许他那25个苹果消耗的时间内,他并没有任何对生产效率有益的长进(如经济学家所言直接消费掉、吃掉),或者说,他可能制作了一个工具,但事实上这个工具并没有办法提高收集苹果的效率。这种错误的投资会让他一无所有,这也是合理的。
P就会停手,不继续制作这种工具,因为他没有任何储蓄可以消耗了。试想,如果是集资的方式,比如P从25个人那里征收了25个苹果(每人一个),那么他在设计工具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那么谨慎了,毕竟不用自己饿肚子;或者说,P认为这个工具需要一些改进就能有用,继续投资,这些情况都是可能发生的,因为错误的成本不是他自己承担的。
表面上看,这25个人可能只是损失了一些苹果。但事实上,可能他们丧失的那些本可以用这25个苹果去进行的成功的投资机会。这些,是看不见的。
在正常的情况下,即每个人用自己的苹果投资,成功的人会获得更多的苹果,失败的人会被清算。这样,经济始终会向前发展。
而如果出现资源错配,大家都可以乐于相信那些由政策扶持起来的虚假的需求,且相信这些虚假繁荣的行业会一直兴盛下去。那么总有一天,泡沫会破裂,而那些流向劣质行业的资本也会被清算。
这种情况,就是大规模的衰退了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突然之间所有企业都犯了错,进行了错误的投资。因为价格的信号被干扰了。正常情况下,市场早就对这些错配的资本进行清算了。